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廉播 > 正文

百年香樟树下听民声办实事 荔浦:马岭镇“清樟议栈”“议”出惠民新天地

作者:文新军 陆俊 周子幸来源:桂林日报
摘要:今年以来,马岭镇纪委以长安村为试点,创新基层监督机制,依托村内标志性景观百年香樟树,巧妙打造名为“清樟议栈”的议事监督平台,积极构建“纪委监督+群众监督”深度融合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在荔浦市马岭镇长安村,一棵百年香樟树郁郁葱葱、绿荫如盖。以往,这里是村民纳凉闲话的聚集地,如今又成为民主议事、阳光监督的新平台。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议事会”在这棵古树下召开。村民们团团围坐,与镇纪委干部、村“两委”成员面对面,你一言我一语,将村级财务公开、灌溉水渠维修等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一一摆上桌面,共商共议。

  基层监督力量薄弱、群众参与渠道不畅,是长期困扰乡村治理的难题。今年以来,马岭镇纪委以长安村为试点,创新基层监督机制,依托村内标志性景观百年香樟树,巧妙打造名为“清樟议栈”的议事监督平台,积极构建“纪委监督+群众监督”深度融合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该模式通过“固定议事日+灵活议事”机制,于每月15日定期组织村民代表、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等开展集中议事与监督;同时,灵活响应村民临时关切,确保问题及时上会。此外还开通了“线上留言+线下反馈”的渠道,村民既可现场提出意见,也能通过网络平台远程参与,逐步形成了“收集—研判—处置—反馈”的闭环监督链条,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据悉,自“清樟议栈”运行以来,已在香樟树下累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5条,成功推动解决民生实际问题16个,监督实效与惠民成果显著。

  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发生在今年5月。有村民在议事会上反映,村交椅水库至老村屯的农田水渠因年久失修,渗漏严重,严重影响周边农田灌溉。镇纪委现场记录情况后,立即协调督促镇乡村振兴办向上级部门申报修缮项目,并全程跟踪推动村“两委”快速启动“三面光”农田水利工程。通过严格监督资金使用与工程建设质量,仅用时一个月,一条长700米、宽40厘米的“三面光”水渠便顺利建成,有效解决了500余名村民的农业灌溉用水难题,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马岭镇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清樟议栈”不仅是议事平台,更是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它让监督下沉落地,让民意畅通上行,实现了群众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是做实基层监督、赋能乡村振兴的一次生动实践。未来,该镇将继续深化这一模式,让清风吹遍乡村每个角落。

平乐:“三张清单”精准监督 打通惠民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平乐:多举措护航年轻干部成长 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