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廉播 > 正文

古今廉韵叩问初心 恭城:扣好年轻干部“第一粒扣子”

作者:文新军 吴迎娅来源:桂林日报
摘要:日前,在恭城瑶族自治县2025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一堂别开生面的“清廉讲堂”打破了传统廉政教育的模式。学员们不再只是被动听讲,而是走入历史现场、直面现实案例,完成了一次涤荡心灵的沉浸之旅。

  一座古祠,一间课堂,一场跨越数百年的廉洁对话,正在恭城的青年干部心中开启。日前,在恭城瑶族自治县2025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一堂别开生面的“清廉讲堂”打破了传统廉政教育的模式。学员们不再只是被动听讲,而是走入历史现场、直面现实案例,完成了一次涤荡心灵的沉浸之旅。

  “理论+实践”成为这堂课的核心逻辑。在县委党校教室内,该县监委委员黄丽莎的专题讲座《坚守底线不越红线永葆领导干部廉政底色》没有空泛说教,而是聚焦本县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例,将纪法条款还原为一个个沉痛教训。“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策略直击人心,特别是针对年轻干部群体的典型腐败案例,让“扣好第一粒扣子”从口号变为强烈警示。

  廉政教育如何避免流于表面?恭城的答案是:让历史开口说话。学员们走进广西廉政教育基地周渭祠,在充满岁月痕迹的古建筑中,宋代监察御史周渭的形象通过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平的讲述变得鲜活起来——他不徇私情、不畏权贵,所到之处造福百姓,其廉洁自律穿越时空依然散发光芒。站在古祠之中,历史与现实悄然交织,周渭的坚守与当下某些干部的堕落形成强烈对比,引发无限思考。

  从课堂到古迹,从他人到自身,这种古今对比的沉浸式教学,唤醒了学员对权力、责任和监督的深层思考。一位学员坦言:“曾经的模糊认识变得清晰了,廉政不再只是文件里的词语,而是沉甸甸的责任和必须坚守的底线。”

  挖掘历史资源,赋能当代廉政建设,已成为恭城纪委监委的一项工作重点。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广西廉政教育基地(周渭祠)为核心,整合本地红廉文化资源,打造更多“家门口”的“廉洁文化示范点”,构建起多层次、全覆盖的廉政教育体系,为恭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廉动力”。

恭城:廉风劲吹万家 厚植清廉根脉
兴安:“淬火”青春砺锋芒 锻造纪检监察生力军